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视频拍摄与剪辑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通选课
课程学时:36学时
学 分:2
先修课程:无
开课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二、课程性质、目的:
课程性质:自然科学类通选课
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影视拍摄与编辑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巧,提高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拓宽视频创作知识面,提高视频作品解读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式:
通过课堂教学和同学实际动手操作相结合,同时以相对主题任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基础理论和动脑动手相结合的创新式学习。期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是同学们在了解基础理论的同时增强实际动手的能力。
四、使用教材:
《拍电影: 现代影像制作教程》[美]格罗斯/沃德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062-8700-5
五、参考书目:
《英国影视制作基础教程》[英]克里斯·帕特莫尔 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 7-5322-4888-7
《电影语言的语法》[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 著
北京联合出版社ISBN 978-7-5502-1183-4
Edius培训手册.pdf
EDIUS 6.XX 中文用户手册(官方发布).pdf
《大师镜头》第一卷——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
[澳]Christopher Kenworthy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1-10556-2
《大师镜头》第二卷——拍出一流对话场景的100个高级技巧
[澳]Christopher Kenworthy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1-10556-2
电视摄像实训教程赵珉,贾庆萍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2
电视编导实用教程 陈立强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
EDIUS6视频处理实用教程 马建党编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1
六、授课内容:
开篇:课程的基本教学情况介绍(2课时)
1、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3、教学形式与方法
4、实践要求与课程考核方法
5、团队的组合,分组
本章主要以理论和同学互动为主,课时2学时。
第一模块 视听语言设计与表达 (8课时)
在第一模块设计目的是解决同学们进入视频艺术空间最需要的最基本的语境问题。
使其以视频艺术独特的思维、眼光、和语言来想问题,看实物以及分析和表现对象。该模块设计为8个学时。企图通过其教与学的互动,是同学初步了解和学会运用其表达方式进入视频创作状态。
同学们在这中间需要了解和体会的视听语言包括:光影构成;色彩和色调的构成,它们的心理效应;镜头语言的表现;画面的设计和构成;音效设计与构成;蒙太奇的表现与运用等。
该模块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作品镜头画面,解释其特性和效果,使其同学开始有其感悟和知会。学会有意识的用这些独特的视听语言来知道自己的视频作品的创作时期创作作品更具有美感。并通过获得的知识认知提高其审美意识。
在实验作业上要求同学们在前期的基础上提交其团队创作作品的分镜本。
第二模块 视频前期(8课时)
该模块课程设计为三个内容:
1.通过参观视频拍摄演播厅,了解前期视听语言中的光应构成、镜头语言构成形成的效果,并通过实操体验其效应,同时介入后期非线性编辑的概念。
2.通过对摄像设备的介绍,了解视听语言中镜头语言画面色调以及画面构成并通过实际的实验练习学会运用这些镜头语言的表现。
3.通过音频的录制和后期处理,了解音效的基础录制和处理。并通过练习了解学会处理简单的音效。
这个8课时课程中需要交两个独立作业:
视频镜头运用作业:包括5个画面镜头:其中4个机位静止画面,1个机位移动画面,每个镜头时长6秒以上
2.音频采编作业。包括一段现在录音;然后通过软件处理降噪;储存时长30”以上
第三模块,视频后期(12课时)
该模块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和了解专业非线性编辑软件,并通过自身的使用操作实践,着重要注意的是将前期拍摄的素材通过非线性编辑的有效处理后,达到创作一段相对完整能表达自身创意相对完整的视频作品。
该模块中包括有两大部分:
1.非线性软件的认识和基本编辑技巧
2.非线性编辑的进阶效果处理技巧
该模块的作业为一段30”非线视频编辑作业。要求音视频混频合成。
第四模块,整合导出发布(4 课时)
在这个模块的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和了解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了解视频发布的格式的区别,并学会运用不同格式。并通过实践完成自己的拍摄的作品的发布。
结课和讲评(2 课时)
结课小结是总结回顾全期教学情况。再次强调在视频拍摄和剪辑中的教学要点。同时就同学集体创作的视频作业进行全部讲评。总结分析作品优缺点。重点表扬长处,同时善意指出不足,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创新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七、课时具体安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2015学年第 1学期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 视频拍摄与编辑 新闻与艺术实践教学部 学院 专业 年级
课程
学期
总学时
|
其中
|
上课周数
|
周
学
时
|
学
分
|
考核
方式
|
采用
教材
情况
|
教材名称
|
《拍电影: 现代影像制作教程》
|
讲
授
|
实验
(践)
|
主编(著)
|
[美]格罗斯/沃德 著
|
出版社名称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062-8700-5
|
36
|
|
|
14
|
22
|
2
|
|
|
出版时间
|
2007
|
周
次
|
日
期
|
上课节次
|
上课
地点
|
学时数分配
|
教学内容
|
备 注
|
讲
授
|
实验
(践)
|
合计时数
|
1
|
|
2
|
|
2
|
0
|
2
|
课程介绍、设备介绍、作业的介绍
|
|
2
|
|
2
|
|
1
|
1
|
2
|
视听语言设计与表达
(光影、颜色、色调构成)
|
|
3
|
|
2
|
|
1
|
1
|
2
|
(镜头语言与画面、音效构成)
|
|
4
|
|
2
|
|
1
|
1
|
2
|
(场景图与故事板设计)
|
|
5
|
|
2
|
|
1
|
1
|
2
|
(蒙太奇的了解和运用)
|
交分镜本
|
6
|
|
2
|
|
1
|
1
|
2
|
演播室现场观摩与视频拍摄设备简介
|
|
7
|
|
2
|
|
|
2
|
2
|
拍摄实践训练
|
|
8
|
|
2
|
|
1
|
1
|
2
|
音频录编软件介绍与使用
|
交第一个作业(视频)
|
9
|
|
2
|
|
|
2
|
2
|
实操训练
|
|
10
|
|
2
|
|
1
|
1
|
2
|
非线性软件界面介绍
|
交第二个作业(音频)
|
11
|
|
2
|
|
1
|
1
|
2
|
非线素材导入编辑技巧
|
|
12
|
|
2
|
|
|
2
|
2
|
上机操作实践
|
|
13
|
|
2
|
|
1
|
1
|
|
转场与滤镜特效和字幕制作
|
|
14
|
|
2
|
|
|
2
|
|
上机操作实践
|
交第三个作业(非线)
|
15
|
|
2
|
|
|
2
|
|
上机操作实践
|
|
16
|
|
2
|
|
1
|
1
|
|
视频导出,格式设置、DVD烧碟
|
|
17
|
|
2
|
|
|
2
|
|
上机操作实践
|
交集体创作作业
|
18
|
|
2
|
|
2
|
|
|
团队创作作业讲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教学内容按每次授课内容填写。 2、考核方式分考试与考查两种。
3、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开课以前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教学日历,一式四份,经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审阅同意后,一份自存,一份交所在系,一份交所在院(部),一份交学生。
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签名: 任课教师签名:
第 页,共 页
八、考核及成绩分布:
课程考核以考勤(占30%),团队作品(占40%)、个人作品考试(30%)综合来评定分数。